哆啦A夢中文網/哆啦A夢新聞台 |
這次我們依然有請菜菜為大家分享電影製作過程中的故事,以技術相關內容為主。
你在電影裡負責的主要片段有哪些呢?可以大概介紹一下嗎?
夕陽下,大雄在鐵格子上寫字的片段我有做一部分。
還有電影後期部分火山噴發的部分。
電影高潮部分中大雄和小恐龍小Q的場景部分。
菜菜老師參與場景。(資料圖片)
菜菜老師參與場景。(資料圖片)
《哆啦A夢》相較於其他的動畫,也會添加那種柔光模糊的效果嗎?感覺對比於其他動畫,以往的《哆啦A夢》中,特別是TV版的攝影效果都會弱一些,不會那麼地突出。
是的,幾乎所有的動畫都會添加DF效果(動畫攝影的專業術語),日語是ディフュージョン,只是效果的強弱不同。
(解說:DF(ディフュージョン/Diffusion),一種柔光的動畫攝影效果,讓亮面部分擴散開讓畫面有一種柔和的感覺。除了用於烘托特定的環境,光的柔和及擴散等表現外,還需要多用處理角色本身與背景,或者其他動畫製作。其中需要合成的素材之間,甚至是相對地在多個畫面的融合。常見的製作方法有瑕疵預合成的調整後樣式模式,透過使用黑白階段來提取出畫面的亮部隨後進行擴散處理等,製作方法因不同的處理目的也會產生很多不同的製作思路。)
DF效果對比圖。此圖選自《大雄的金銀島》。(資料圖片)
DF效果加強對比圖。此圖選自《大雄的金銀島》。(資料圖片)
現在動畫劇場版的電腦動畫技術是不是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了呢?
目前來說我參與過的劇場版大概一半一半吧,比重比起之前確實越來越越大了,而且3D的作品也在不斷地增加。以前的3D效果就會很突兀,一看就知道這是3D,但現在的作品很多融合地非常好,不細看的情況下都不知道是不是經過特殊處理。不過這次的劇場版裡我也有看到很精彩的演出鏡頭,感覺很厲害,敬請期待!
預告片中出現了很多亮眼新穎的畫面,這些視覺效果很多都是由動畫攝影來製作的。(資料圖片)
這次電影也出現了3D製作的恐龍動畫,這些3D的動畫素材,動畫攝影是需要怎樣進行處理呢?
一般這些部分會是由3D部門的工作人員來負責,交付過來的素材已經是AEP格式的了,可以用AE(註:Adobe 公司的影片製作軟體After Effects)直接打開,動作也會調整好,然後動畫攝影來將這些3D的動畫素材和其他素材來進行合成。今年的電影中,哆啦A夢一行人和恐龍們成為夥伴後,3D的恐龍也會隨之轉成2D作畫的哦。
原美術背景與最終合成經過動畫攝影步驟的完成畫面對比。(資料圖片)
原美術背景與最終合成經過動畫攝影步驟的完成畫面對比。(資料圖片)
原美術背景與最終合成經過動畫攝影步驟的完成畫面對比。(資料圖片)
原美術背景與最終合成經過動畫攝影步驟的完成畫面對比。(資料圖片)
可以從技術層面談談這次在製作上有哪些難點嗎?
在展現一個新的畫面效果的同時,製作公司方也盡可能地保留了原來在哆啦A夢的動畫中賽璐璐時期的那種線的感覺。技術層面上製作的難點,我其實覺得都還好,我們是分到的整個片子的一部分來做,然後整個製作的過程並沒有很困難,可能因為數量不太大吧。
哆啦A夢的動畫攝影效果處理中,也會對動畫裡賽璐璐層的線條進行處理嗎?我只對早期幾部的水田版哆啦A夢劇場版的線條印象很深,那種帶有筆壓變化的線條,這些都是由動畫攝影來製作的嗎?
那種效果動畫攝影是可以做出來的,在今年的哆啦A夢電影中,對動畫的線條進行了一種特別的處理,動畫的線條並不是純黑色的,會是咖啡色,並且裡面會帶有紅色的痕跡,特別是在光線黑暗的地方,要進行這種特殊處理,旨在模仿賽璐璐時期的那種線條的感覺。
仔細觀察線條處理。下圖為調整顏色後的,更加明顯。(資料圖片)
真的啊,如果放大仔細看真的會隱隱發現這些處理效果,這個不說的話,真的很難發現啊,可以看出對於製作上細節的追求。另外,我發現了今年預告片中,動畫人物的線條中部分顏色也發生了變化,這種處理手法讓我在《言葉之庭》這部動畫裡印象很深刻,也可以再大概說一下今年哆啦A夢電影中受光處線的處理嗎?這個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在哆啦A夢劇場版看到的處理,所以很感興趣。
這個線條並不是動畫攝影來處理的,其實在原畫階段就已經畫出來,在上色的階段就已經處理好了的。這個劇場版的色彩設定是這個樣子的。這幾年開始的很多劇場版動畫都在往這個方向靠近呢。比如比較厲害的普羅米亞幾乎全部是主線顏色有區分開的,這樣的顏色處理乾淨很好看,感覺也不是很新的手法,但哆啦A夢應該是頭一次進行這樣的顏色設定吧。
色線對比圖。(資料圖片)
再次感謝菜菜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採訪 ,也希望這些內容,能讓大家在觀看電影的時候增加額外的樂趣,一起期待電影的正式上映吧!
歡迎掃碼或前往wechat訂閱“月見台17600”
延伸閱讀【《大雄的新恐龍》幕後訪談1】華人哆啦迷參與電影製作 感嘆「比以往更加細緻」
哆啦A夢新聞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