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新北市首度舉辦的動漫展,展出台灣從最早期1935年第一本集結成刊的漫畫集,還有50年代富有本土味的漫畫作品,在這裡還能看到台灣漫畫發展的軌跡,其中包含著早期「盜版」的《機器貓小叮噹》。
翻開台灣50年代早期的漫畫,蜘蛛人、蝙蝠俠,這些歐美電影人物,也曾經是台灣漫畫主角,而且還很有本土味,這一排早期本土漫畫家的作品,內容有中有西,有的主題還是反共思想,50年代報刊是漫畫的發展園地,作品多也雜,但資深漫畫研究者洪德麟說,這個時代更是奠定台灣漫畫基礎的黃金時期。
台灣漫畫研究者洪德麟:「在當時來講,只是聊備一格,可是今天看起來,他算是開路先鋒啦。」
從最早期1935年難得一見的台灣首本集結成刊漫畫雞籠生畫集,到一系列草創漫畫作品,新北市首屆動漫展通通看得到。漫畫家劉明昆回憶過去23年的創作生涯,提到1987年解嚴後,外來作品大量進入台灣,最受歡迎的像是機器貓小叮噹,幾乎人人都看過,但當時作品多半是台灣畫家投入模仿翻印,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就是盜版,封面上還掛著台灣畫家姓名,因此在1994年著作權法修法之前,是台灣漫畫史的奇特現象。
台灣漫畫家劉明昆:「使用藤子老師小叮噹的角色,當然沒有授權,那時候也沒有授權,那就編纂故事,那自己畫,然後就變成一個月一本。」
著作權法修法之後,因為禁止翻印盜版,出版社為供應廣大漫畫需求量,開始大量培養本土畫家,2000年從事漫畫工作的就有上百人,是台灣漫畫巔峰,後來便進入數位時代,如何以數位方式保留手繪質感,成了現代漫畫家最大的挑戰。
新聞源公共電視台
小叮噹新北劉明昆🚩我們的譯名以台灣
(哆啦A夢、道具)為主,香港
(多啦A夢、法寶)為副。[
詳情]
哆啦A夢新聞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