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作家.投稿 漫畫

【歷史揭密】《哆啦A夢》命運的轉折點——單行本的發行

2023-07-01月见台17600

  在日本,漫畫是最先連載在各本雜誌上的,但是,由於這些雜誌的流通管道、時效等原因,十分不利於作品在大眾之間更好的流傳,所以,出版社都會將連載內容集結出版單行本。因此對於任何一部漫畫作品來說,單行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哆啦A夢(港譯:多啦A夢)來說,也同樣如此,從小學館這些年來不斷以不同形式將哆啦A夢單行本再版,就可以看出單行本漫畫在哆啦A夢的歷史中所佔的地位。

  同樣對於中國的漫畫迷來說,也幾乎是不可能以雜誌連載這種形式看到這些漫畫的,所以,單行本可以說是中國漫畫迷接觸日本漫畫最直接的管道了。

  1995年,吉林美術出版社第一次以《哆啦A夢》的譯名,開始在國內出版《哆啦A夢》的單行本漫畫,相信這套單行本也是國內很多人接觸哆啦A夢的啟蒙之作。

吉林美術出版社所出版的單行本封面

  雖然單行本在哆啦A夢這個IP中,佔的位置如此重要,但是在推出的時候並不順利,這背後也有一段故事。

  《哆啦A夢》開始連載於1969年的12月,在連載初期,人氣一直不溫不火。 1973年4月,日本電視台開始播放《哆啦A夢》動畫,當時不管是小學館還是作者藤子·F·不二雄,都想藉著這部動畫的推出,來提高一下《哆啦A夢》這部作品的人氣,但是事與願違,這部動畫只播了半年就停播,對《哆啦A夢》的人氣提升沒有任何幫助。

  由於《哆啦A夢》的人氣不高,所以當時小學館也考慮過讓藤子·F·不二雄結束《哆啦A夢》的連載,開始連載新作品。後來藤子·F·不二雄回憶說:「曾被委託創作《哆啦A夢》之外的新作品,我想了很多很多,不管怎麼樣,我還是要回過頭來繼續創作哆啦A夢……」

  藤子·F·不二雄提出新作品與《哆啦A夢》同時連載,而當時與《哆啦A夢》一同連載的作品有兩部,一部是《變身君》(按:台港譯「變身娃娃」),另一部就是《千奇百怪》。

《變身君》

《千奇百怪》

  除此之外,藤子·F·不二雄還有個新的要求。

  據時任小學館《小學二年生》雜誌總編的井川浩回憶,有一天,藤本弘和安孫子素雄這兩位藤子不二雄老師和松野喜多枝一起來到了小學館。松野喜多枝是安孫子素雄的姐姐,由於零·工作室當時已經解散,所以兩位藤子老師就開了一家新工作室,叫作藤子工作室(藤子スタジオ),而鬆野喜多枝就負責工作室管理以及對外聯繫等事務。

  兩位老師對井川浩說:「小學館給的稿費實在是太低了,工作室裡還有很多年輕的助手,再這麼下去,大家連飯都吃不上了,貴社不能想想辦法嗎?」

  井川浩對於小學館稿費偏低一事,心理非常清楚,所以他也很理解兩位藤子老師對於提高稿費的要求。但是他不可能開這個口,因為這可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他同意了兩位老師的要求,那麼其它漫畫家也會效仿,到時候出了問題,他的飯碗可能就不保了。

  思來想去,井川浩提出了一個辦法:「兩位老師,《哆啦A夢》不是還有很多原稿嗎?我們把這些原稿集中出版單行本,這樣所得的收入,就可以相當於提高老師的稿費了,你們看怎麼樣?」

  兩位藤子不二雄老師就同意了。

  之後,井川浩就把這一提案上報到了小學館高層,但是當時小學館的社長相賀徹夫卻將這一提案否決了,他對井川浩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看劇畫,這種兒童漫畫,他們會喜歡嗎?」

  井川浩說:「我們可以把社裡的編輯還有新入社的年輕社員都召集在一起,讓他們把《哆啦A夢》的原稿都看一遍,然後進行打分,滿分為10分,最後把得分高的故事收錄到單行本裡,如果我們社的這些人都覺得很有意思的話,讀者那邊也應該沒什麼問題。」

  相賀徹夫想了想就同意了,不過他提出,為了保險起見,單行本只出版六本。

  小學館將單行本命名為「瓢蟲漫畫」系列,這個名字來自於川崎登的漫畫《瓢蟲之歌》,而單行本上那個「哆啦A夢」日文標誌性的字體則是由赤松延育和有賀一宇設計的。

標誌性的日文字體

  在出版單行本時,藤子·F·不二雄會對收錄作品進行修改。這些修改主要針對四個方面:

  一,因為在雜誌連載的時候,每篇作品的頁數都不相同,而單行本每本的頁數都是統一的,所以就會出現收錄的作品頁數不夠,針對這一情況,藤本弘都會對原稿進行修改,增加故事內容,以達到補足頁數的目的。

  二,在連載時,有的頁邊或頁角會有廣告,收錄到單行本之後,這些廣告就要去掉,相應的位置就會出現空白,而藤本弘也會在這些位置上加入畫面補充。

  三,由於連載時是分學年,在不同的雜誌上連載,設定或者情節上會有很多矛盾之處,所以在收錄的時候,藤本弘還針對最初連載時的情節或者矛盾之處,進行修改,讓故事在收錄到單行本之後,更有連續性,也更加統一,比如單行本中,大雄等人都統一設定為小學四年級學生。

  四,由於連載時,要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趕稿,所以很多細節藤本弘都來不及進行更細緻的創作,在收錄到單行本時候,藤本弘就有機會重新審視這些作品,也有更多的時間把情節變得更豐富,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比如,在第一話《來自遙遠的未來之國》(按:台譯「來自遙遠的未來」、港譯「從未來之國而來」)在最初連載版本裡是沒有那個著名的「大阪理論」的,「大阪理論」最早是出現於《小學三年生》1970年2月號的《愛妻胖妹》(按:港譯「愛妻技蘭」)這個故事裡。藤本弘在收錄到單行本裡的時候,將兩個故事進行了整合,不僅使故事的篇幅加長,也讓作品的科幻味道更濃。再比如《再見,哆啦A夢》這個故事,藤本弘在收錄到單行本的時候,透過增加對話和畫面,讓大雄和哆啦A夢的感情更深厚,也更突出了大雄成長的心理變化。所以很多人將單行本戲稱為「導演剪輯版」。

  單行本第一卷發行於1974年8月1日,第二卷發行於1974年9月1日,第三卷發行於1974年10月1日,第四卷發行於1974年11月1日,第五卷發行於1974年12月1日,第六卷發行於1974年12月1日。

(單行本第一卷封面)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卷的封面作者的話中,提及哆啦A夢肚子上的口袋裡是四次元空間,這也是哆啦A夢歷史上,第一次明確「四次元口袋」這一概念。另外由於最初只計劃發行六本,所以第六卷的封面採用了主要人物的全家福,並且以《再見,哆啦A夢》做為最後一個故事來完結整個系列。

單行本第一卷封面上作者的話

  但是讓小學館高層萬萬沒想到的是,單行本在發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就賣出了一百萬本,於是小學館決定繼續發行單行本。

  第七卷發行於1975年5月25日,並以連載在《小學四年生》1974年4月號的《哆啦A夢歸來》(按:台譯「哆啦A夢回來囉」港譯「多啦A夢回來了」)作為開篇,宣告了單行本的歸來。而在這之後,《哆啦A夢》單行本的銷量也是一路飆升,1979年初銷量達到1500萬冊,1980年達到了3000萬冊,1981年初,銷量又達到了驚人的4000萬冊。

  單行本的發行徹底改變了《哆啦A夢》這部作品的命運,大大提升了《哆啦A夢》的人氣,在這之後,可以說無論是小學館還是藤本弘本人,都徹底打消了將哆啦A夢完結的念頭,同時也為之後朝日電視台版《哆啦A夢》的熱播、成為日本國民動漫,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完)

🚩我們的譯名以台灣哆啦A夢道具為主,香港多啦A夢法寶為副。[詳情]
🔔在Google News上追蹤我們或追蹤我們的社群,讓你哆啦A夢新聞不漏接。
作者:月见台17600

哆啦A夢愛好者的世界。微信號:yuejiantai17600。(本作者為哆啦A夢中文網外部合作夥伴。如欲聯絡,請透過微信號。下方顯示之聯絡信箱無法使用。)

E-mail更多文章»

道具.法寶百科 (more)

哆啦A夢新聞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