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觀點 香港澳門 道具法寶 新知新奇

[香港] 隨意門快閃觀塘!? 城大創意媒體學生盼疫情下帶給都市人歡樂 嘆藝術發展在港甚艱難

2021-04-06香港記者 梁粉噹

  香港人的生活十分繁忙,快速的生活節奏就是港人的常態。你有否想過在觀塘鬧市上能夠看到如假包換的「隨意門」呢?有香港城市大學的學生進行了一個以「隨意門」為主題的專題,讓本站記者帶你了解更多幕後的故事吧!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學生的「香港隨意門」專題。(IG @anywheredoor_hk 提供)

  相信「隨意門」(任意門,どこでもドア)的功能對各位多啦A夢粉絲而言並不陌生,但有香港大學生運用木工將「隨意門」打造出來,更把它帶到街上展出!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學生打造「隨意門」帶到觀塘。(駐香港記者梁粉噹攝影)

製作「隨意門」的契機

  「香港隨意門 AnywhereDoor HK」是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學生 Patrick 和 Ben 的專題。這個跨學科的專題需要涵蓋指定範疇進行,碰巧在構思主題期間令他們想到「在疫情底下,不少人都錯失了假期出國旅行的機會」,故萌生了將「隨意門」帶到繁忙鬧市的街道上的念頭,希望藉此將歡樂帶給香港人。

他們希望「隨意門」能夠彌補都市人錯過出國旅行的機會,帶給他們歡樂。(IG @anywheredoor_hk 提供)

  與此同時,他們還秉持一個創作理念,就是希望透過專題觀察昔日的《叮噹》、現在的《多啦A夢》是否大家的童年回憶,看看能否藉著共同的童年興趣讓不同年代的人擁有共同的感受,甚至成為一個話匣子打開話題。

小編體驗分享

  本網的香港成員梁粉噹(筆者)和 Nick 也有於「隨意門」街展時到訪觀塘。我在採訪前,到觀塘體會了那種車水馬龍的鬧市氛圍,在人山人海的開源道終於見到粉紅色也令我回心一笑:「終於找到『隨意門』了!」我想童年回憶裡曾經有《多啦A夢》的也會感受到那種幻想成現實的喜悅。

在開源道流連了很久,終於找到「隨意門」令我回心一笑。(駐香港記者梁粉噹攝影)

  而另一位駐港記者 Nick 覺得幾位大學生藉着遇上創意媒體學科的緣分,繼而付出努力自行手工製作「隨意門」,讓香港人為締造回憶的精神十分值得欣賞。

能夠透過學科專題親手製作「隨意門」並帶到街上,這個為香港人留下回憶的舉動十分值得欣賞。(駐香港記者梁粉噹攝影)

街展的迴響

  本站記者採訪之時,是他們第 3 次把「隨意門」擺放到街上展出。有不少有備以來、相信是多啦A夢粉絲的都帶了多啦A夢或「隨意門」公仔擺設、甚至有 Cosplay(角色扮演)的胖虎也有到場打卡。

大學生 Patrick 與角色扮演「胖虎」的民眾合影。(駐香港記者梁粉噹攝影)

  不單是遠赴而來的人,路上還有不少行人甚至有趕著送餐的外賣員也停下腳步,與隨意門留一合影。更有人開玩笑說想把「隨意門」帶回家呢!在最近一次的街展還巧遇知名電視藝人阮政峰和張明偉呢!

在最近的快閃展覽,電視藝人阮政峰也有到場打卡。(轉自藝人阮政峰 Instagram)

  Patrick 也特別提到阮政峰和張明偉剛巧路經觀塘,巧遇他們正在進行快閃展覽,繼而到「隨意門」留下合照。接著 Ben 和 Patrick 也主動上前向他們分享專題的創作理念,兩位也即場給了他們一些小建議,互相交流,對他們而言是個難忘又驚喜的經歷。

Ben(左起)和 Patrick 在隨意門快閃展覽巧遇張明偉和阮政峰。(IG @anywheredoor_hk 提供)

  雖然有不少路人也會一閃而去,但本站記者也聽到不少路人說「嘩,係『隨意門』喎」、「如果有『隨意門』依家就唔洗13分鐘趕過去喇!」、「點解會有道『隨意門』喺度咁盞鬼(過癮)嘅?」。可見「隨意門」的形象真的吸引了不少人,更勾起了無數的回憶!儘管是忙碌地為生活拼搏的香港人,也總有會放慢腳步停下來的、亦有路過回心一笑的,畢竟《多啦A夢》可說是幾代人的共同回憶,「隨意門」更可說是多啦A夢的一個象徵。

「隨意門」製作秘辛

  這一次製作「隨意門」是兩位大學生的木工初體驗。兩位特別向本站記者問到,他們所製作的隨意門跟一般門的高度尺寸(2 米)有何差別。他們分享提到最初製作的「隨意門」成品高越 2.5 米,製作完成後才發現不但無法把隨意門搬出製作室或是放進升降機,甚至因為「隨意門」的底部是拱型設計而無法確定門自完全垂直、難以令中心置中,導致傾斜甚至倒下的情況出現。

隨意門的高度經過多番調整才成形,細心一看會見到「隨意門」的木材經打磨後與其他組件重新接駁的痕跡。(駐香港記者梁粉噹攝影)

  另外,他們本身也有構思過門扇(門板)也參照原作設計嘗試忠實還原,以跟門框厚度相約的門扇組裝,但是也遇到同樣因為重量而無法支撐的問題。

除此以外,為了配合門底的拱形設計,大學生活還另外製作了滑輪的組件,以便利於「隨意門」的搬運。(駐香港記者梁粉噹攝影)

  最終他們透過減省「隨意門」的高度,並將門扇改為薄木板附加小滑輪的設計,成功令「隨意門」支撐起來之餘,同時也能夠讓門扇順利打開,幾經測試才變成街展時展出的模樣。

各位在街展看到的「隨意門」都是經過大學生們的多番調整和精心製作而看到的心血結晶呢!(駐香港記者梁粉噹攝影)

反思

  他們最初不過是想簡簡單單完成一個專題,但最終反思了不少事,體會到「小時候和長大後,同一件事情卻有不一樣的體會」。

多啦A夢的存在教懂不少人「助人為快樂之本」的道理,或許每個人的童年也會幻想多啦A夢可以天天伴着自己玩耍,天天都快快樂樂。
  隨着成長的經歷,要面對的困難愈來愈多,開始想通了一件事。也許多啦A夢的意義並非在於出現,而是在於消失,當我們有一天不再需要多啦A夢,才是最好的結局。大概每個人都要學懂自己去面對困難,不再需要依賴其他人,這樣子的成長也是一種幸福。但願我們有一天也不再需要多啦A夢。

「但願我們有一日不再需要多啦A夢。」(駐香港記者梁粉噹攝影)

對街展的感受

  表面上看似就是一個簡單的專題,但對作為藝術學生的 Ben 和 Patrick 而言,卻從此有不一樣的感悟。

藝術發展在港支持不足・公共藝術發展甚艱難・都市人盼逃離現實放鬆
  Ben 直言最大感受莫過於感受到香港對藝術發展的支持不足,而且並沒有很多人了解公共藝術、裝置藝術是怎麼一回事。

  Ben 認為政府在這方面實行的措施配套並不完善,也提到在街展的過程也受到多次無理驅趕,亦有試過被保安趕走,但匪夷所思的是保安竟然以「上頭的意思」作為趕走我們街展的理由,事實上根本那些保安連為何要趕走我們也不知道卻聽命行事,表面上大家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卻無可奈何地執行,令我們覺得很無稽甚至不滿。

在搬運到不同地點快閃展覽的過程,他們也忍受過不少無理驅趕。圖片為他們轉向另一個地方展覽的搬運情況。(駐香港記者梁粉噹攝影)

  Ben 慨嘆明明藝術就是透過一項自由自在的創作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但現實卻沒有容納藝術創作的空間。香港怎樣說也稱得上是個國際都市,也有所謂的藝術空間,但原來在在這個國際都市要發展自己的藝術原來是這麼困難。

Ben 深感認為在香港透過自由創作的藝術去表達想法並非那麼容易。(駐香港記者梁粉噹攝影)

  另外,Ben 覺得香港並沒有像以前那麼好,都市人們也感到身心疲倦。還有不少人看到我們的「隨意門」第一時間就說很想離開香港,現在人們的想法並非像《多啦A夢》中用「隨意門」踏進理想國度,他們並沒有追求去過怎樣的目的地,但不少人不約而同地擁有離開香港的想法,有一點不得不承認就是香港變得不一樣,使不少人也希望擁有一個機會逃離現實去放鬆一下。

  Ben 作為一個藝術學生,深深感受到要在香港進行藝術創作並不簡單,經歷艱辛的過程之餘也會受到不少的壓力,坦然自己也會有希望離開去放鬆一下的感覺。

大型街展初體驗・機緣巧合重受關注・補償 50 周年遺憾
  另一邊廂,Patrick 特別強調沒想過的是竟然有這麼多人會來參與他們的「香港隨意門」快閃展覽,當中有來自不同年齡層、職業、背景的街坊,令他們意想不到,也很感恩!

不論男女老少,既有專誠抽時間到訪,也有路過被「隨意門」展覽吸引的民眾留影。(IG @anywheredoor_hk 提供)

  每當他們向有興趣了解「香港隨意門」專題的街坊解釋創作理念時, Patrick 透過交流了解「叮噹」和「多啦A夢」是否街坊們的童年回憶以及是否成了不同年代的共同回憶,也獲得街坊都一致認同,街坊也繼而慢慢分享他們的故事,街坊們紛紛表示親眼見到「隨意門」真的感到好開心,也是 Patrick 完全沒想過的。

Patrick 藉著向街坊解釋他們的創作理念,細數過不少街坊們的與《多啦A夢》的童年故事,也因為街坊的反應而感到很驚訝。(IG @anywheredoor_hk 提供)

  而且,Patrick 特意提到他們的快閃展覽誤打誤撞碰到多啦A夢大電影《STAND BY ME 多啦A夢 2》上映的時勢,不少愛好者以及片商的分享也順勢令大眾更可以留意到他們的「香港隨意門」專題。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有多啦A夢粉絲分享說因為疫情而無法遠赴日本參加「多啦A夢 50 周年」的各樣盛事,來到快閃展覽不單是補償了無緣去旅行的空虛心情,也稱得上慶祝 50 周年的歡樂,順便放鬆心情!

在多啦A夢 50 周年之下,有粉絲分享能夠在香港目睹「隨意門」也總算彌補了無緣到日本參加周年盛事的遺憾。(IG @anywheredoor_hk 提供)

  除此之外,Patrick 坦然指出這是他第一次進行如此大型的專題和展覽,十分感謝自已的好拍檔 Ben、協助街展過程以及平台宣傳的朋友們和「逗・木」教導他們木工的技巧。Patrick 特意提到期望大家寫在 Memo Board(留言板)上的願望在未來都能夠快點成真!

Patrick 和 Ben 藉著朋友們的幫助以及「逗・木」工作室指導他們關於木工的技巧,在製作以及展出「隨意門」的過程都順利進行。(IG @anywheredoor_hk 提供)

  想不到表面上就是製作一道「隨意門」,背後卻有這樣風趣又具意義的小故事。關於「香港隨意門 AnywhereDoor HK」的動向和分享可以到他們的社交平台專頁(Instagram @anywheredoor_hk)看更多,除此之外還可以到另一媒體 Like Magazine 的報道了解更多背後的故事。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帖子

🚪香港隨意門 AnywhereDoor HK(@anywheredoor_hk)分享的帖子

香港隨意門 AnywhereDoor HK
.專題:IG @anywheredoor_hk
.Ben:IG @hk_tat
.Patrick:IG @patpatpatrick__
.逗・木工作室:IG @dau_wood
.其他報導:《粉紅隨意門出沒觀塘!》(Like Magazine)

採訪(駐香港記者)/梁粉噹、Nick

🚩我們的譯名以台灣哆啦A夢道具為主,香港多啦A夢法寶為副。[詳情]
🔔在Google News上追蹤我們或追蹤我們的社群,讓你哆啦A夢新聞不漏接。
作者:香港記者 梁粉噹

我叫Oscar(朗仔)。作為第四世代嘅香港多啦A夢Fans,由最初單單拍攝幾張商店、戲院圖片,到今日不斷研究《叮噹》歷史、整理「神奇法寶」翻譯等香港資料。希望盡自己所能,喺網上將呢啲資訊同研究分享畀大家!

FacebookE-mail更多文章»

道具.法寶百科 (more)

哆啦A夢新聞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