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觀點 電影

【影評】《電影多啦A夢: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反烏托邦三部曲

2023-08-04nickshek

  繼續用喜歡的廣東歌為多啦A夢劇場版影評命名,大概也是個好主意吧。《反烏托邦三部曲》原本是指《我們》、《一九八四》、《美麗新世界》這三本描述反烏托邦的著作,惟在今年四月變了流行曲的名字,講述人在遇到困難、絕望時會逃避,幻想救世英雄出現,再差的劣勢也可挽回成烏托邦式結局;但幻想歸幻想,實際還得靠自己力量解決問題,而在解難的過程中或許就一步步建立自己的烏托邦。

注意:下列影評透露劇情內容。如果介意被劇透或是看到電影重點的哆啦A夢迷可以等看過電影後再觀賞喔!

  正如以前的任何一部多啦A夢電影,觀賞時固然要看新奇的法寶、多啦A夢一行人與新朋友建立的友誼可彰顯的力量,但作為比目標客群更成熟的觀眾的期望自然更大。與其他小朋友在笑點時一同歡笑當然必須,但同時有報導說這部電影的感動程度於過往四十多部多啦A夢電影中僅次於《大雄的恐龍》,入戲院好好哭一場也不錯吧。由感性回歸理性,動畫內的二次元世界正好提供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去探討各種哲學題材。這部電影將對烏托邦的討論昇華至更高的層次。假設世上真的有烏托邦,常說烏托邦就是完美的社會、「理想鄉」,但「完美」的社會就必然代表「理想」的、令人快樂的社會嗎?宏觀一點來說,「所有人都是完美的」的設定對整體社會發展而言是否有利、烏托邦內有沒有反烏托邦的元素等議題也有討論的價值。這部電影就正正借帕樂達國這個看似完美的天空島嶼,探討甚麼是烏托邦、「烏托邦」和「反烏托邦」的分別何在。

「真理的烏托邦 有未公開勾當」

  簡單說說劇情,出木杉在學校向同學分享了烏托邦的傳說後,大雄便嚷著多啦A夢說要找烏托邦。多啦A夢購買了時光飛船後,便和大雄、靜香、小夫和胖虎開啟尋找烏托邦的旅程,最後又真的被他們找到了帕樂達國這個新月型的天空烏托邦。然而,在那裏生活著的時候,多啦A夢和大雄便漸漸發現這個島嶼的背後陰謀就是要去除人民的棱角和本性,從而達到思想一體化的「完美」。經過一連串的爭戰後,最後他們讓這個「敵托邦」崩潰,也成功拯救了帕樂達國的人民。

  這部電影的鋪排大致沿用了幾年前多啦A夢電影的排法:一貫地發現並前往一個新地方、在那裏認識了新朋友並玩得很快樂,接著卻發現了有壞人打算破壞這個地方,最後多啦A夢一行人聯同新認識的朋友一同打敗壞人。這種鋪排方式算是完全緊隨了所謂「起承轉合」的框架,令電影結構更為完整。通過著墨於那個新地方的描繪、那裏的人和事是怎樣的,帶給觀眾一種很新鮮的感覺,有意欲跟隨著多啦A夢一行人的腳步去探索這個未知的國度。這部電影花了很大的篇幅描述帕樂達國人民的生活。因為帕樂達國於開初就是烏托邦的代表,所以島上的人和事承載著讓觀眾對烏托邦的遐想。學校內學生有唱歌、嬉戲的時間,有的人則在農場牧牛,個個臉上也是呈現著笑容,完全沒有紛爭。對年齡較小的觀眾也十分易入口,簡單一句說「大雄也能變成天才小學生,考試科科一百分」也能驅使他們想到帕樂達國是多麼的完美。帕樂達國的人民設定,很符合所有年齡層的觀眾對烏托邦既有和平的印象,再加上建築物設計與交通工具上一點點的高科技元素,營造了共鳴感,亦讓觀眾更易理解為甚麼大雄他們會很想逗留於帕樂達國裏。先給了觀眾這樣的遐想,接下來再狠狠地擊碎這些幻象,能帶出一種強烈的反差感外,亦留了觀眾在電影完畢後思考「烏托邦是否就等於完美」的空間,值得一讚。

  但是,製作組在這個標準框架之上再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令好人和壞人陣營變得更模糊、造就了更多的轉折,而最後表現出來也是令觀眾有驚喜的。開初當多啦A夢一行人打算進入帕樂達國時,隨即受到索尼亞和其帶領著的一群「克尼奧尼拉」機械人的攻擊,會讓觀眾以為索尼亞是個壞人。多啦A夢一行人通過人格檢查後,索尼亞又對他們客客氣氣,稱呼他們時還要加上「大人」稱號,又帶上他們四圍遊覽,反映出之前索尼亞對多啦A夢一行人的攻擊只是盡責的表現,並沒帶有惡意,令觀眾對索尼亞的好感大增。但之後索尼亞又盲從雷博士和三賢士的指令,冷酷無情地攻擊多啦A夢一行人,又令觀眾對索尼亞的印象轉差。到了最後,索尼亞打算和將爆炸的帕樂達國同歸於盡時,或會使觀眾默默地感激索尼亞。這樣的「壞好壞好」的轉折成功令索尼亞的形象和性格十分立體,同時也打破了「在新舞台遇見的第一人必定是好人」的定律。壞人方面,出場方式上獎金獵人瑪麗芭的確與其他多啦A夢電影內反角很相似,但最後其實是好人(至少是《論仁》中的知者),這樣的差異留給觀眾深刻的印象。

  沿用這樣的鋪排手法卻令這部電影同時承襲了不少的缺點。一直以來,採取這種框架的多啦A夢電影為人垢病的是「前半拖劇情、後半趕劇情」的問題。遺憾地,這部電影亦逃不了這個缺點,而且還頗嚴重,令筆者對電影的整體觀感大降。製作組或許在開會時集合了極多對烏托邦的看法,很想一字不漏地呈現給觀眾他們的觀點,但怎樣計也要預留些時間讓觀眾看看反抗的過程。老實說,前一小時都是在描述尋找、探索烏托邦的過程,至多在中段加插了幾分鐘多啦A夢一行人被索尼亞攻擊的比較刺激的畫面,不是《多啦A夢》粉絲的觀眾中途會覺得悶、「恰眼瞓」絕對可以理解。然後到了最後半小時,在時光洞中,前一秒鐘還播著激昂的音樂、索尼亞在目無表情地開槍攻擊多啦A夢一行人,下一秒便響起抒情的音樂、索尼亞突然清醒過來。靜香、小夫和胖虎清醒的過程也一樣,毫無預兆、極度倉卒,說幾句話就可以令一個人清醒過來,說服力實在有點不足,心理變化過於急促。

  「前半拖劇情、後半趕劇情」這垢病甚至在這部電影衍生出另一個問題:最後索尼亞射下多啦A夢的竹蜻蜓的動機變得模糊。一直以來多啦A夢電影的主題也是「友情」再加一項(如環保、和平),而友情往往就是推動角色去做某些危險行為的原因(如《月球探測記》中多啦A夢一行人乘坐熱氣球到月球拯救露卡、《宇宙小戰爭》中到比利嘉星幫助巴比的陣營)。這部電影看來放棄了友情的主題,只探討完美。索尼亞「正常」時給我的感覺就只是多啦A夢一行人的導遊,沒有嘗試和多啦A夢或大雄深交。可能是因為索尼亞仍時刻記著上頭的命令?我不知道。但當放棄以友情當主題,再加上為趕劇情,沒有清楚說明索尼亞意識到自己只是雷博士和三賢士的扯線布偶的過程,使「開槍射竹蜻蜓」的動機薄弱,令本應很催淚的橋段變得不感動,浪費了那淒美的畫面。

  由整體框架回到細節,其中一個整部電影想呈現的部分就是人民(包括作為新居民的多啦A夢一行人)如何被帕樂達國洗腦。因為靜香本身的人物設定已經很完美,說甚麼靜香的缺點是有點執著根本是為說而說,所以先把重點放在小夫和胖虎身上。最喜歡的是在半夜大雄起床打算到鄰房叫醒小夫和胖虎時,小夫說了一句大約是怪責大雄不守「八時睡、五時起」的規矩,更舉報了大雄。小夫這個「舉報」的行為頓時令筆者不寒而慄,心中生了慨歎之感,側面交代小夫已經被烏托邦洗腦和同化了。然而,筆者作為喜歡和平的人,看著平日大雄經常被小夫和胖虎欺凌時也會心痛和替大雄不值的,所以也蠻喜歡小夫和胖虎在帕樂達國的性格。因此,明白製作組想以餐桌前的大雄不斷夾小夫和胖虎的食物時,小夫和胖虎也毫不介意的那種患得患失的感覺,帶出人擁有獨一無二的性格才更可貴,但也不代表一定要包容缺點啊!人之所以為人,當然有優點有缺點,我完全理解,但不論如何現實生活中沒有人會到處吹噓自己的缺點,然後說「那造就了獨一的我」吧!這樣表達實在奇怪。簡單評論一下帕樂達國原居民,基本上就是上年《宇宙小戰爭》比利嘉星人民的相反。帕樂達國的政權出發點本質上其實與比利嘉星相似,只是帕樂達國會用完美的糖衣包著獨裁的毒藥,但比利嘉星的人民會反抗,帕樂達國的人民則完全接受這種「完美」。這樣比較也頗有趣的,至少證明帕樂達國洗腦人民的技巧更精湛。

「愈崇尚天國就愈承認不到實際上 倒退或懶惰
不敢再反抗」

  在刻畫角色的部分,先說舊角色,多啦A夢所表現的性格也是如出一轍,不多描述,靜香、小夫和胖虎的「完美」也只是用來襯托大雄的「不完美」,但最後都是由不完美的多啦A夢和大雄醒覺並拯救蒼生的。正如前文所述,筆者雖不太喜歡以「缺點創造獨特性」作為一部兒童向電影的教育意義,但終究是成功傳遞了這個意思,算是不錯。就新角色而言,索尼亞和多啦A夢都是育兒型機械貓。這樣的設定下,前者完美的性格和後者丟三落四的性格是很好的比較,而筆者最後也是比較喜歡的多啦A夢,相信就是符合電影帶出「不完美才更好」的訊息吧。但除了索尼亞算還好外,其他角色的塑造真的頗強差人意。三賢士是代表科學、政治和文化,本來還期待說他們作為帕樂達國的掌權者,就像香港的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和律政司司長一樣,會有各自的分工,但結果根本沒有分工可言,永遠都是三人一起出現,然後你一言我一語說些明顯是傀儡才會說的對白,甚至可說合為一賢士對劇情零影響。雷博士更是來走過場的角色,出場不知有沒有五分鐘,簡單交代年幼時怎樣悲慘就罷。不如這樣吧,將三賢人和雷博士合在一起變成一個終極大boss,應該可以減少冗餘角色。

  很快說一下伏筆的部分。甲蟲的伏筆不錯,但是下雨的伏筆有點不明所以。借帕樂達國沒有大量的水作冷卻用途以會爆炸為由,所以下雨,太牽強了吧。

「堅決反烏托邦 血肉都給輾過
來荒誕悲慘國邦 你別祝福我」

  最後還是要說說看完後的感受。作為一部電影來說,劇情的轉折和烏托邦的刻畫做得不錯,畫質不俗,帶出有關烏托邦的討論也滿有意義。但是,其帶出的有關人何謂完美的訊息則有些牽強,觀賞時亦要主動配合電影的節奏。此外,這部電影沒有明顯的笑點,也沒有強烈的淚點,算是較平鋪直述,可能對於入戲院純粹是想輕鬆一下的觀眾會有點失望。筆者作為很易被情緒牽動的人,單是一部讓人能輕易代入角色的電影已能令我給予很高的評價,但是這部卻只顧趕劇情而忽略了塑造情感的部分。

  注重「uniformity」而非「unity」就是帕樂達國變成一個可怕國度的主要因素。被雷博士與三賢士洗腦的帕樂達國人民過著「uniformity」的生活,有點像正接受軍隊訓練的士兵,那種完美的秩序和統一的思想的畫面看似美麗,但細想下全社會都是由失去自我與主見的人民組成倒是頗毛骨悚然。然而,正如這部電影海報的右上角文字所提及「拯救世界的,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香港版本)或「用我們的『獨特性』拯救世界」(台灣版本),當中的「獨一無二」和「獨特性」還要刻意用引號括著作強調之用,看來美好的社會應該是由「unity」構成吧。

  一百多分鐘的時間轉眼即逝,踏出戲院,步經商場到車站坐車回家。這次是在大圍圍方的戲院看這部電影。圍方是個開幕了僅兩星期的新商場,筆者作為沙田居民,固然歡迎新社區設施,但同時慨嘆難得在寸金尺土的香港有一個位於鐵路轉線站的黃金地段,仍是拿來發展這種千篇一律、毫無特色可言的倒模式的商場,實在有點可惜。小至商場設計,大至地方治理,只有容許多元並保持和而不同,才能令我們的家園接近那個理想中的烏托邦。

個人認為,(滿分5星)
爆笑指數 ☆☆
催淚指數 ☆☆
趣味指數 ☆☆☆☆
故事流程 ☆☆☆
劇情緊湊度 ☆☆☆
教育意義 ☆☆☆

8月3日 19:50
House 3 @ 英皇大圍圍方

靈感源自
黃妍《反烏托邦三部曲》
填詞:王樂儀

圖片來源:DoraemonTheMovie

🚩我們的譯名以台灣哆啦A夢道具為主,香港多啦A夢法寶為副。[詳情]
🔔在Google News上追蹤我們或追蹤我們的社群,讓你哆啦A夢新聞不漏接。
作者:nickshek

我是 Nick,香港人。自從多年前在 YouTube 的推薦影片欄中點擊了《多啦A夢》的動畫影片後,便一直被這隻來自廿二世紀無所不能的機械貓深深地吸引著。與其幻想現實生活中有多啦A夢,不如讓自己成為一隻多啦A夢,成為他人的祝福。

E-mail更多文章»

道具.法寶百科 (more)

哆啦A夢新聞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