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觀點 電影

【讀後心得】《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地球交響樂》小說版:跨越行星畛域的音樂

2024-02-04大中華哆啦王

  以 2024 年最新哆啦A夢(港譯:多啦A夢)電影《大雄的地球交響樂》改編而成的小說版同名作品,於 2 月 2 日搶先在日本發售,由於這部小說和電影本身的劇情息息相關,哆啦A夢中文網站長搶先躬逢其盛閱讀了整部作品,音樂跨越國界的魅力,相信將會在電影中得到充分的發揮!

本文雖力求避免,但多少涉及劇情,如果您擔心被「暴雷」不想在觀賞電影前接觸劇情,建議先不要讀這篇文章。如果您希望先一定程度理解作品,再請您往下閱讀。

  無論是流行音樂、上課鐘聲、電話鈴聲、或者是電視主題曲,我們早就習慣了很多不同的「音樂」出現在生活中。然而,如果這樣的「日常」消失了,又會是什麼樣呢?這次,大雄的惡作劇,卻差點造成地球的危機,但也創造了認識來自不同星球的新朋友美嘉與陪在她身邊的機器人查佩克的機會。

(《小說 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地球交響樂》)

  劇情透過把音樂當成喚作「泛籟」的能源的「妙希卡行星」(港譯:妙色嘉行星),以極誇大的形式展現出美妙的音樂有多麼讓人嚮往。即使地球與妙希卡行星是不同行星,但是音樂沒有國界,自然也沒有行星畛域之分。能夠傳達表演者意志的音樂,可說是最簡單而純粹的話語。

小說目次。可從中看出一些電影的劇情結構大綱。(《小說 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地球交響樂》)

  除了「音樂」之外,若要說本作的次級主題,大概是「機器人」與人類的關係吧。妙希卡行星有眾多的機器人,即使當妙希卡行星遇到危機時(這裡不能多提,請看小說或進電影院欣賞吧),人與機器人仍然相互協助。妙希卡行星的美嘉與查佩克之間的關係,宛如地球的大雄與哆啦A夢,人與機器人之間能夠和諧相處,不分彼此。面對 AI 科技浪潮,機器人發展日新月異的此刻,這部作品描繪出人與機器人相處的理想關係,也值得科學家與我們借鏡與思考。

  雖然站長認為本作的小說版對感情的描寫、對反派的設定都略嫌不足,甚至讓哆啦A夢出現危機需要大家拯救的一幕,更讓人有種突兀感,只有前後呼應的設定讓人激賞,不過畢竟以「音樂」為主題的電影要轉變成無法呈現出「音樂」、只有文字的小說,當然會有所差別。從《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地球交響樂》的小說版來看,電影中時常會出現眾人彈奏音樂的場面,不知道是不是會變成宛如印度電影般動不動就宛如音樂劇的感覺?特別是最後面對反派的高潮點題一幕,更讓人期待樂音會如何來描寫。

  故事讓人聯想到原作中因題材緣故始終難以改編成動畫版的《沒有聲音的世界》,不過「音樂」與「聲音」之間仍然略有差距,這部電影也讓觀眾更能夠了解由各種不同樂音組成的「音樂」,對我們的生活會帶來何種影響,相信會值得你進電影院一探究竟。

🚩我們的譯名以台灣哆啦A夢道具為主,香港多啦A夢法寶為副。[詳情]
🔔在Google News上追蹤我們或追蹤我們的社群,讓你哆啦A夢新聞不漏接。
作者:大中華哆啦王

是這個網站的創辦人。喜歡哆啦A夢,所以經常關注他的新聞,建立這個網站不知不覺就超過14年了。哆啦A夢總是能讓我不忘初心。

E-mail更多文章»

道具.法寶百科 (more)

哆啦A夢新聞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