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夢中文網/哆啦A夢資料庫 |
大雄與動物行星/惑星之謎(のび太とアニマル惑星)[?]
標題譯名格式:
台/港*(日 英*)
*如有 [詳情]
- 台灣譯名電影哆啦A夢:大雄與惑星之謎
- 香港譯名叮噹:惑星之謎/電影多啦A夢:惑星之謎
- 日本原名映画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アニマル惑星
- 英文譯名Doraemon the Movie: Nobita and the Animal Planet
動物世界
某個晚上,大雄穿過粉紅色的霧闖進從未見過的森林。在那裡,動物居然會說話!
隔天,大雄對大家說這個新奇體驗,但是大家當大雄在做夢。真的只是一場夢嗎?種種跡象都顯示,這不是單純的夢。另外,聽媽媽說,後山似乎要蓋一個高爾夫球場,會被摧毀。
朋友狗少年
就在當天晚上,睡迷糊的大雄,再次進入了那個霧中。他便確定動物世界真的不是夢。
哆啦A夢追在後面,也通過了這個霧。他們倆個於是就在這個世界展開了冒險,並遇上狗少年–吉波,還成為了朋友。
隔天,高爾夫業者們來到後山附近熟悉環境。雖然被哆啦A夢用道具趕走,但是一點也不能放心,這樣做並不能解除後山的危險。另外,這個時候,兩人又發現了那個粉紅霧。他們也邀請了靜香,一起到動物世界遊玩。吉坡邀請他們一起參與一個「神秘的實驗」……是怎樣的實驗呢?
荒廢星球
另外,胖虎與小夫偷偷跟來,也越過了粉紅色的霧。但是卻到達了一個荒廢的星球。這星球是怎麼回事?與動物行星之間,又有甚麼樣的瓜葛呢?
多種譯名
這部電影中,哆啦A夢等人首次利用道具變成獸人,在擬人化的動物世界中展開與吉波等人的大冒險。
這一部作品,也是藤子.F.不二雄首次將環境主軸納入電影議題。某些著名的童話故事的情景,也在擬人化的動物世界中,活靈活現的表達出來。
- 製作總指揮藤子.F.不二雄
- 原作、編劇藤子.F.不二雄
- 導演芝山努
- 主題曲武田鐵矢《一直到天空》
- 漫畫連載日本《快樂快樂》月刊 1989 年 10 月號至 1990 年 3 月號
- 各地上映日本:1990-03-10,380萬人次(19.1 億日圓)
- 其他譯名大雄與惑星之謎(VCD)、大雄與動物惑星、大雄與惑星之迷(YOYO TV)
- 其他資料香港《叮噹:惑星之謎》1993年歷紹行版 VS《多啦A夢:惑星之謎》2006年TVB版
我想戰後我就沒有看過很多「動物漫畫」了。
「動物漫畫」有很多種。比如像《靈犬萊西》或《西頓動物記》那樣,動物仍然是動物,將他們與人類的交流真實的描寫出來。不過,現在我所說的「動物漫畫」,是更童話式的漫畫。登場角色就只有動物,小熊、小松鼠、小兔子等等上學去,綿羊老師在等著他們。城鎮上有狗警察、大象的雜貨店與袋鼠的郵局等等……我們小時候曾經著迷地讀著的那種漫畫。
像《小熊可羅》(こぐまのコロスケ)、《河馬先生》(カバさん)、《野良黑》(のらくろ)或《章魚小八 》(タコの八ちゃん)等等的名作,到現在還是令人懷念。那是昭和初年(按:日本昭和時代自 1926 年開始),沒有電視、沒有模型也沒有遊戲機的時代。
為什麼這種悠閒的漫畫消失了?大概是因為世界改變了吧。科學知識普及,一切都變得合理,不再有那份享受幻想的餘裕了,作為讀者的孩子們不再面對這種既扯淡又幼稚的動物世界了。
但是,只有一次也好,我還是想畫畫看「動物漫畫」。當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興奮的一遍又一遍的閱讀它,我想將這種快樂的世界介紹給現在的讀者。
當然,如果只是像以前的漫畫那樣的形式,大概就行不通了。我想需要花點工夫,設法讓動物穿上衣服、站起來說話。想辦法讓他們建設成功的社會,維持各自的職責,讓他們感情良好的生活而不會不自然的理由。這是為了要做到讓大家都能接受那樣的設定的工夫。我將它與「環境破壞」的問題關聯在一起,而創作出了這部《大雄與動物行星》。
完成的時候,似乎成為了與最初的想像有些不同的作品。不是悠閒的童話,而是帶有現代風格的漫畫。作為反省,我想大概有點多餘的合理化了。有一天我會再度挑戰這種類型。
1990年10月5日
藤子・F・不二雄
主要角色 | ||||||
角色 | 日本 | 台灣 | 香港 | |||
---|---|---|---|---|---|---|
國語版 | 客家語版 | 歷紹行版 | TVB版/寰宇版 | |||
新潮社版 | 佳鑫版 |
按下縮圖,可顯示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