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看過《電影多啦A夢: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前譯:大雄與天空烏托邦)後認為,故事結構與大長篇《雲之國》相似,但探討的主題不太像原作者會在長篇故事選用的題材。劇中有不少元素著實令人印象深刻,而今次的宣傳手法亦值得注意。由於海外仍未上映,本文會盡量在不劇透的情況下率先評論,總共分為三篇。
注意:下列影評部分可能會透露劇情內容。如果介意被劇透或是看到電影重點的多啦A夢迷可以等看過電影後再觀賞喔!
◎文/資深叮噹迷
《電影多啦A夢:大雄與天空烏托邦》(又譯: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資料圖片,電影視覺圖)
臨摹《雲之國》的結構
當一談到「天空」的主題,自然讓人聯想起原作者筆下的大長篇經典作品《雲之國》(1992)。而今次《天空烏托邦》雖然是原創作品,但劇情發展明顯向《雲之國》借鏡。
《雲之國》。(資料圖片,Abema TV)
《雲之國》故事是因為大雄深信雲上有人居住而執意尋找「天國」所觸發的(印象都來自民間傳說和童話故事書);《天空烏托邦》也有類似的開始,大雄是從出木杉手上的名著得知有關「烏托邦」的傳說,再希望印證他目睹的天空之城不是幻覺。
《雲之國》的發展比較「積極」,大雄和叮噹決定自行興建雲上的王國,還發股集資(!);而《天空烏托邦》裡眾主角則乘著新法寶「時光飛船」(本站前譯「時光齊柏林飛船」)追尋理想國(未來百貨職員向多啦A夢強調是賣剩的貨)。
《雲之國》中的「天國」由自己建造;《天空烏托邦》的「烏托邦」要靠毅力去尋找。(資料圖片,本站後製)
隨後兩套戲的劇情發展亦相當類似,包括眾人誤闖入「真正」天上國度的過程,以及揭破陰謀後幾經嘗試逃脫的情節,就連《雲之國》中多啦A夢為了拯救天上人而自我犧牲的一幕也在《天空烏托邦》中以某種形式呈現。但結局就有點牽強,暫不在此透露。
心水清的觀眾或許會發覺《天空烏托邦》和《雲之國》之中的聯繫。(資料圖片,本站後製)
總而言之,從這些蛛絲馬跡去看,編劇古澤亮太和導演堂山卓見有意圖地仿傚《雲之國》(導演在訪談中亦隱約透露該作對自己的影響)。
這種明顯的臨摹做法並非無先例:《人魚大海戰》(日本 2010 年)的故事結構其實也參考了《海底鬼岩城》(日本 1983 年),例如靜香被擄走要人拯救的情節,其實與胖虎、小夫乘「潛水車『百琦』」(歷紹行譯名,文化傳信譯「水底旅行車」)失散的情節相對應。不過《人魚大海戰》因為種種原因變成頗為沈悶的作品(相關文章),相比之下今次《天空烏托邦》的「改編」算是頗成功且不著痕跡。
雖然故事結構和《雲之國》相同,但《天空烏托邦》是一部很不一樣的作品,這會在下一篇詳談。
向大長篇和外傳作品致敬?
筆者觀看完畢離場的時候,當時身後兩位女性觀眾在談論新角色「索尼亞」(ソニャー),說「他最後就像風子一樣,不得了」。不過筆者認為,索尼亞的角色更像《海底鬼岩城》中的海底人「安魯」或《龍騎士》中的「班荷」(歷紹行譯名,文化傳信分別譯「希路」和「彭海」),還有另一個角色,由於涉及劇情關鍵,這留待大家入場發掘。
「索尼亞」的人氣程度是預料之內?(資料圖片,預告截圖)
還有一點令筆者感到有趣的是,一些事物的命名或許採用了諧音:劇中重要事物「帕樂達光」(パラダピアンライト,Paradapian Light)與大長篇《天方夜譚》的日文原名「ドラピアンナイト」(Dorabian Nights,取自Arabian Nights)的日語讀音相似;而「三賢人」(さんけんじん,SAN-KEN-JIN,香港公映版譯「三賢士」),會否在呼應另一部大長篇《夢幻三劍士》的「三劍士」(さんけんし,SAN-KEN-SHI)?
以上聽起來或許有點牽強,不過劇中的隱藏角色「雷博士」(レイ博士),其配音員竟然是中尾隆聖,正是昔日在大山版中聲演「多啦A夢族」中「艾・馬達多啦」的那位,而雷博士的型態更令人想起「多啦A夢族」的宿敵「阿滋莫夫博士」(正文社譯名,香港青文譯「阿奇默夫博士」)。
《多啦A夢族》的「艾・馬達多啦」和「阿滋莫夫博士」。(資料圖片,本站後製)
接續下來在【中篇】,筆者會更深入地談討為何本作故事主題上不太像原作者會在大長篇系列會寫的題目,而本年的宣傳取態亦甚為特別,值得了解。
《雲之王國/雲之國》《天空的理想鄉》(天空烏托邦)電影評論烏托邦(Utopia)飛船索尼亞《哆啦A夢大長篇/多啦A夢大長篇》哆啦A夢/多啦A夢祕密道具/神奇法寶哆啦A夢七小子/多啦A夢族🚩我們的譯名以台灣
(哆啦A夢、道具)為主,香港
(多啦A夢、法寶)為副。[
詳情]
哆啦A夢新聞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