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哆啦A夢: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台灣上映已經來到第二週了,影城的親子影廳仍有不少家庭與大小朋友來觀影,雖說每年暑假看哆啦A夢電影已成為例行公事,但是每一個夏天都會沉浸於大雄他們的每一場的冒險當中!
注意:下列影評透露劇情內容。如果介意被劇透或是看到電影重點的哆啦A夢迷可以等看過電影後再觀賞喔!
首先電影的開頭使用懷舊地圖帶出的人類飛行史風格呈現,與飛行員大雄的那一幕讓我很驚豔!飛行道具「時間齊柏林飛船」雖被未來世界業務嘲諷說是「搞不懂的設計風格」滯銷品,但是搭乘飛船到世界各地去尋找烏托邦的蹤跡,對於復古情懷的人來說是相當有吸引力的,代表了人類飛行史的大突破與嚮往飛在天空中的想像。
「帕樂達邦」透過可以成為完美理想的自己的理念,讓大雄覺得可以成為完美小學生。若看過一些反烏托邦架構的電影,就會知道劇情大部分是生活於烏托邦的主角發現不太對勁而想著要逃出,以及推翻原有的假象和平世界。哆啦A夢這部電影主軸沒有反烏托邦電影那麼暗黑,不過朋友逐漸被洗腦成沒有喜怒哀樂,而是只有「正能量」對待自己的話還是很可怕的(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人),就是一種美好的假象而已。
那為什麼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每個人或多或少有些不完美才是活生生的「人」呢?想到有一本暢銷書是「被討厭的勇氣」,書中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讓哲學家與不認同這世界是美好的年輕人進行一段反思對話,阿德勒說:「認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認同、寬待對方的不完美。」也就是說,人必須「擁有認同不完美的勇氣」,追求自我的完美過程中只會伴隨痛苦;所以這世上沒有完美的人,要認同並接納有缺點的自己。我想這也是劇情後半段,大雄他們一行人所說的「我就是不想做這件事就不去做的人」,因為擁有自我意識的人,自然就能做出判斷,去選擇對自己來說正確的人生吧!
(哆啦A夢中文網攝影)
這次電影的配角(漢娜、瑪琳芭)的表現恰到好處,推動劇情的整體緊張感,並且瑪琳芭也擔當一部分搞笑角色,恢復原樣一半瓢蟲那段我整個笑翻。情感方面除了哆啦A夢一行人的羈絆外,也描寫了哆啦A夢與索尼亞之間的情感,為同樣是貓型機器人彼此著想的畫面讓我落淚好幾次。
第一次看是看國語配音,國語配音與日語配音表現幾乎沒有差別,搭配這次服部隆之大師操刀的配樂讓整部電影絲絲入扣。觀察同場的小朋友們都很專注於電影劇情上面,所以這次的電影我覺得小小孩看會比較難理解,國小生或國中青少年看能有一些反思之處,因為這年紀就是處於探索自我、自我接納的部分。
左鈴鐺烏托邦(Utopia)飛船哆啦A夢/多啦A夢索尼亞哆啦A夢中文網翻譯車庫娛樂水田版《天空的理想鄉》(天空烏托邦)影評🚩我們的譯名以台灣
(哆啦A夢、道具)為主,香港
(多啦A夢、法寶)為副。[
詳情]
哆啦A夢新聞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