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啦A夢秘密道具研究所」即將於 11 月 20 日登陸香港奧海城,卻因使用「秘密道具」一詞而非香港慣用的「法寶」,而引起部分香港多啦A夢迷不滿!他們發表聲明譴責官方一直以來不顧觀眾的感受,強行將「不地道」的翻譯加諸香港的行為。不過,據了解「秘密道具」已是近年來日本官方正式授權時,所指定必須使用的詞語。
◎奧海城多啦A夢秘密道具研究所流動招募站。(奧海城)
「猶如在夢幻國,神奇力量贈我,袋仔的法寶!」這是現今哆啦A夢(港譯:多啦A夢)主題曲《實現夢想的多啦A夢》(夢をかなえてドラえもん)粵語版《夢》的開頭,歌詞中的「法寶」即是香港一直以來對於「秘密道具」的稱呼。然而近日香港奧海城舉辦哆啦A夢活動,卻將活動名稱定名為「多啦A夢秘密道具研究所」,而未採用「法寶」,部分香港網友對此感到不能接受,雖曾嘗試與主辦方溝通,希望能夠改名,卻未能獲得認可。實際上,據本站了解,近年來日本官方正式授權活動時,似乎已指定必須使用「秘密道具」一詞,主辦方為了順利獲得授權,多只能妥協因應;但私下或非官方談論時,習慣上仍是以「法寶」為主。據指出,近年有不少日本公司或出版社改變了慣例,將中文版本統合處理,有時合作商為取得授權亦只能妥協。
香港最大多啦A夢論壇「多啦A夢綜合討論天地」便發表聲明,表達不能苟同活動名稱採用「道具」的立場。他們認為,香港是日本海外第一個引進多啦A夢的地區,當時亦創造了如「百寶袋」與「法寶」等許多香港本地的翻譯詞(按:實際上包含大雄、叮噹、隨意門、放大電筒、豆沙包等,都是具有香港特色的譯名)。除了「叮噹」因原作者的遺願改為音譯以外,其餘的翻譯大多持續沿用至今。然而此次的活動卻捨棄了「法寶」這個沿用了超過 40 年的詞語,轉而使用日文漢字直譯的「秘密道具」。
聲明中表示,廣東話與國語/普通話對於同一個漢字都有語感認知的差異,更何況日文與中文根本是不同語言,直接套用是一種毫不顧及受眾的做法。而「法寶」和「百寶袋」在廣東話裡,發音比起「道具」、「口袋」響亮、易讀。文中並舉出多部出版案例,證明「法寶」一詞在香港的通用。文末並強調,不希望這活動變成先例,令日後香港出版的漫畫、動畫和電影都統一使用「道具」一詞,「再在香港集體回憶和流行文化上添上一刀傷痕」。
不具名資深哆啦迷接受本站訪問,覺得這整起事件是「阿茂整餅,無嗰樣整嗰樣(註:廣東話俗語,指沒事找事做)。沒端搞出來的事情。」他認為,近年類似情況屢見不鮮,除《多啦A夢》之外,日本方面和授權商愈來愈貪方便,從《精靈寶可夢》皮卡丘(香港舊譯:《寵物小精靈》比卡超)與《庫洛魔法使》(香港舊譯:《百變小櫻》)等,以一套中文版本走天下,漠視各地語言與傳統,特別對廣東話與香港的文字表述缺乏認識,所以類似的爭議不絕,也因此「活動的意念再好,都變得難以支持,充滿無奈」。
◎香港媒體報導此活動時仍使用「法寶」一詞。(港生活)
實際上,2013 年時香港便曾發生過「秘密道具博物館」翻譯爭議,算是開了「道具」與「法寶」譯名爭議的先河。當時,儘管有部分香港觀眾抗議,但是官方也未有因之作出改變,只說在對白中仍會夾雜「法寶」一詞(片中對白稱呼「法寶」之詳細情況,專文敘述由此去),類似學名(道具)與俗名(法寶)的概念;而香港於 2015 年起,電影標題開頭的「大雄的」也被硬生生改為「大雄之」,且 2016 年 TVB 在其網路電視採用了簡體字版的哆啦A夢 LOGO。近年來一而再再而三的事件,讓部分香港觀眾對《多啦A夢》粵語譯名與集體記憶的流失深感憂慮,因此他們認為「不得不提出反對」。
據了解,目前香港奧海城「多啦A夢秘密道具研究所」不受影響,照常籌辦並預熱宣傳當中,名稱也未有修改的規劃。但在非活動官方名稱的宣傳文章或口頭表現上,也常應用「法寶」一詞。而對於日本方面疑似將「秘密道具」當作標準譯名,據了解有部分香港多啦A夢迷感到不滿,有意將關於香港翻譯的意見轉達日本官方,期望能做出調整。
(出版:11/16 00:07;更新:11/16 10:52,增補當地哆啦迷受訪內容)
香港翻譯多啦A夢秘密道具研究所(多啦A夢法寶研究所)多啦A夢綜合討論天地(叮噹小城)香港電影翻譯事件🚩我們的譯名以台灣
(哆啦A夢、道具)為主,香港
(多啦A夢、法寶)為副。[
詳情]
哆啦A夢新聞庫